今开一题,主要是希望各位大虾来探讨一下:中药口服液适于用哪几种香精及其它辅料来调节口感?用量如何?供应货商?
中药口服液上部颁、药典的品种也有不少,常见的有止咳、消炎、治感冒、补益、助消化、消暑类等,补益、助消化类口味一般较好(由于药材本身的缘故),止咳类有些品种口味也还不错(如强力枇杷露),有些一般,有些则比较难吃(但效果往往较好),抗菌、消炎、治感冒或消暑的中药口服液口味较好的则不多。大多中药口服液应当是可以用香精来调口味的,消暑类的可能就难说了。用香精、环糊精等调节口味一方面要确保口服液本身的疗效,有用的一方面是保证口服液的口感,加强该产品对病人的顺应性。
欢迎各位大虾来发表一下高见,有些自己觉得简单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不一定简单。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,搞销售的要我们搞工艺、生产的最好是把口服液做成和饮料一样好的口感,同时新药开发成本高、见效慢,我们研究药剂的在研究产品口感上下点功夫,也还是能出点社会、经济效益的。请赐教!
遮盖苦味有很多人想到用甜味剂,其实单单用甜味剂来遮盖苦味有相当的困难,即使是甜菊甙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,所以应结合薄荷香精加以掩盖,用它的凉爽和特有的浓味往往能够使味道改善。
谢谢MHY63!不瞒你说,我现在在考虑的一中药口服液,原工艺中也有薄荷香精、甜菊甙、环糊精、枸椽酸钠,但口感不好,市场上也认为差,叫着要水果味。该产品主要是药味重,1ml含生药量约1.5g,口感苦。有些所谓好的甜菊甙,我也用过,效果也不是太好。要不再用点其它苦味掩盖剂试试?
我先去试了,大家继续讨论。
如此味重的药物,通过调味剂将其变成水果味,我想难度挺大,如果谁有妙计请出招:)
我本人并不是很赞成用香精来改善口感,在有别的方法时,尽可能不用香精。
1 香精有可能和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反应,对疗效等可能有影响,这样,有必要作个比较实验,增加工作量。
2 中药口服液,决大部分是水溶性的成分,这给我一个启示:市面上的果冻老少皆宜,口感好!掩味是没问题的!增加的问题是如何防腐!
这是我的意见,供参考!
我看能不能减少你的生药含量。
以这样的处方,难度挺大的。
谢谢楼上三位!中药中为了保持口感好,减生药量是很实在的一招,在这里先不考虑这个方法。jinyuu 的果冻招,可以试试,防腐问题倒是不大,但如何试?恭听各位大虾高见。我开这一帖,一是为了求助,另外,最重要一点的是,希望能探讨出几种好的方法用于中药口服液的口感调节。包括其它种类的中药口服液,大家有什么经验或是查找到的方法,欢迎搬上来!大虾们出招吧!版主请欣赏!
向液体中充入二氧化碳,可以有效改善口感。
另:如果口服液没有药味,恐怕少了心理暗示效果,治疗用药物患者会认为药效不好。如是保健类,完全可以把生药量降下来。大家作科研的不能完全被销售人员左右,是“以市场为导向”,而不是以“销售为导向”。
向液体中充入二氧化碳,可以有效改善口感。 没试过,让我想起碳酸饮料,经常会反咯回来,如果是中药,那种药味回到喉部的感觉是怎样?还是zhangzhonghui 兄有方法解决。请赐教!
为掩盖和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而加到制剂中的物质称矫味剂。从生理学角度看,矫味的同时,应除去药物的不良气味,才便于良药入口。故,本人认为中药口服液中,加甜味剂的同时,添加芳香剂。
另,在选择甜味剂时,尽可能为糖尿病、肥胖症患者选择低热量高甜度的蛋白糖。
千万别乱加东西,注意药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,最重要是你了解它对药品作用有何影响?
谢谢安奇迩 、JINYUU、ZHANGZHONGHUI、sytiger001 等各位大虾!药法规定不能乱加辅料,这是对的,但能否对于一些工艺上的小改进缩短审批程序?否则就容易保护落后,鼓励大家隐瞒不报,反而容易出问题。只要是药剂生产厂家出来的同志应该会常常碰到这类问题。这里请sytiger001 放心,在生产中乱加辅料大家是不敢的,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各抒已见,这对促进我们的药学技术的进步是有利的!
中药口服液中的后苦味确实是一个较麻烦的事情,其实处方中添加添味剂有时也会产生后苦味,另你处方中的甜菊糖这个甜味剂的口感其实很不好,建议你是否可以改用阿斯巴甜(国内许多食品添加剂经营公司都有售)。另是否处方中添加一些酸味剂以改进口感。
有谁考虑过β-环糊精包裹?或者制成微囊?应该可以全部掩盖异味的,只是对疗效的影响不知有多大。单纯加甜味剂等是无法掩盖其苦味的,但是具体品种要具体对待,部分药品加适当比例的矫味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。
请教cat-ff兄:中药中添加酸味剂主要有那几种及酸味是否会带来一些口感的不适?谢谢!
酸味剂目前普遍用的是柠檬酸和苹果酸,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.具体效果如何需要进行试验.
处方中添加一些酸味剂以改进口感
谢谢cat-ff 兄!你的阿司巴甜、苹果酸很有启发。
我曾经再一个中药口服液中添加过蜂蜜(口感很好)和充入二氧化碳气体(量很重要,需要考察),口服液的口感很好,很相可乐。不过这个口服液本身不算难喝。
不过中药口服液有的很苦,有的很酸、有的很怪味,我觉得恐怕要根据药的本身性质,选择矫味剂。如很苦加些甜味剂,很涩可加微量薄荷油等进行矫味....。
我还有一个想法没有验证过:中药浓缩的时候,某些药会产生怪味(有些相刷锅水),再混杂在中药本身的味道中间,使口服液口感不好。我想改变一下浓缩工艺,如使用反渗透膜浓缩不知会怎样。 2 1 2 下一页 尾页
中药口服液上部颁、药典的品种也有不少,常见的有止咳、消炎、治感冒、补益、助消化、消暑类等,补益、助消化类口味一般较好(由于药材本身的缘故),止咳类有些品种口味也还不错(如强力枇杷露),有些一般,有些则比较难吃(但效果往往较好),抗菌、消炎、治感冒或消暑的中药口服液口味较好的则不多。大多中药口服液应当是可以用香精来调口味的,消暑类的可能就难说了。用香精、环糊精等调节口味一方面要确保口服液本身的疗效,有用的一方面是保证口服液的口感,加强该产品对病人的顺应性。
欢迎各位大虾来发表一下高见,有些自己觉得简单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不一定简单。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,搞销售的要我们搞工艺、生产的最好是把口服液做成和饮料一样好的口感,同时新药开发成本高、见效慢,我们研究药剂的在研究产品口感上下点功夫,也还是能出点社会、经济效益的。请赐教!
遮盖苦味有很多人想到用甜味剂,其实单单用甜味剂来遮盖苦味有相当的困难,即使是甜菊甙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,所以应结合薄荷香精加以掩盖,用它的凉爽和特有的浓味往往能够使味道改善。
谢谢MHY63!不瞒你说,我现在在考虑的一中药口服液,原工艺中也有薄荷香精、甜菊甙、环糊精、枸椽酸钠,但口感不好,市场上也认为差,叫着要水果味。该产品主要是药味重,1ml含生药量约1.5g,口感苦。有些所谓好的甜菊甙,我也用过,效果也不是太好。要不再用点其它苦味掩盖剂试试?
我先去试了,大家继续讨论。
如此味重的药物,通过调味剂将其变成水果味,我想难度挺大,如果谁有妙计请出招:)
我本人并不是很赞成用香精来改善口感,在有别的方法时,尽可能不用香精。
1 香精有可能和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反应,对疗效等可能有影响,这样,有必要作个比较实验,增加工作量。
2 中药口服液,决大部分是水溶性的成分,这给我一个启示:市面上的果冻老少皆宜,口感好!掩味是没问题的!增加的问题是如何防腐!
这是我的意见,供参考!
我看能不能减少你的生药含量。
以这样的处方,难度挺大的。
谢谢楼上三位!中药中为了保持口感好,减生药量是很实在的一招,在这里先不考虑这个方法。jinyuu 的果冻招,可以试试,防腐问题倒是不大,但如何试?恭听各位大虾高见。我开这一帖,一是为了求助,另外,最重要一点的是,希望能探讨出几种好的方法用于中药口服液的口感调节。包括其它种类的中药口服液,大家有什么经验或是查找到的方法,欢迎搬上来!大虾们出招吧!版主请欣赏!
向液体中充入二氧化碳,可以有效改善口感。
另:如果口服液没有药味,恐怕少了心理暗示效果,治疗用药物患者会认为药效不好。如是保健类,完全可以把生药量降下来。大家作科研的不能完全被销售人员左右,是“以市场为导向”,而不是以“销售为导向”。
向液体中充入二氧化碳,可以有效改善口感。 没试过,让我想起碳酸饮料,经常会反咯回来,如果是中药,那种药味回到喉部的感觉是怎样?还是zhangzhonghui 兄有方法解决。请赐教!
为掩盖和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而加到制剂中的物质称矫味剂。从生理学角度看,矫味的同时,应除去药物的不良气味,才便于良药入口。故,本人认为中药口服液中,加甜味剂的同时,添加芳香剂。
另,在选择甜味剂时,尽可能为糖尿病、肥胖症患者选择低热量高甜度的蛋白糖。
千万别乱加东西,注意药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,最重要是你了解它对药品作用有何影响?
谢谢安奇迩 、JINYUU、ZHANGZHONGHUI、sytiger001 等各位大虾!药法规定不能乱加辅料,这是对的,但能否对于一些工艺上的小改进缩短审批程序?否则就容易保护落后,鼓励大家隐瞒不报,反而容易出问题。只要是药剂生产厂家出来的同志应该会常常碰到这类问题。这里请sytiger001 放心,在生产中乱加辅料大家是不敢的,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各抒已见,这对促进我们的药学技术的进步是有利的!
中药口服液中的后苦味确实是一个较麻烦的事情,其实处方中添加添味剂有时也会产生后苦味,另你处方中的甜菊糖这个甜味剂的口感其实很不好,建议你是否可以改用阿斯巴甜(国内许多食品添加剂经营公司都有售)。另是否处方中添加一些酸味剂以改进口感。
有谁考虑过β-环糊精包裹?或者制成微囊?应该可以全部掩盖异味的,只是对疗效的影响不知有多大。单纯加甜味剂等是无法掩盖其苦味的,但是具体品种要具体对待,部分药品加适当比例的矫味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。
请教cat-ff兄:中药中添加酸味剂主要有那几种及酸味是否会带来一些口感的不适?谢谢!
酸味剂目前普遍用的是柠檬酸和苹果酸,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.具体效果如何需要进行试验.
处方中添加一些酸味剂以改进口感
谢谢cat-ff 兄!你的阿司巴甜、苹果酸很有启发。
我曾经再一个中药口服液中添加过蜂蜜(口感很好)和充入二氧化碳气体(量很重要,需要考察),口服液的口感很好,很相可乐。不过这个口服液本身不算难喝。
不过中药口服液有的很苦,有的很酸、有的很怪味,我觉得恐怕要根据药的本身性质,选择矫味剂。如很苦加些甜味剂,很涩可加微量薄荷油等进行矫味....。
我还有一个想法没有验证过:中药浓缩的时候,某些药会产生怪味(有些相刷锅水),再混杂在中药本身的味道中间,使口服液口感不好。我想改变一下浓缩工艺,如使用反渗透膜浓缩不知会怎样。 2 1 2 下一页 尾页